续 《第一章》
本文写了很久了,改来改去,我相信很多人不想看理论文章,就想问怎么挣钱。。。于是删掉了一些推理章节。
第一章里我说了“有效市场”完全是放屁,甚至“市场”也不一定存在,所有的金融科学都是胡说八道。但是有人不服,说即便这样是真的,你怎么靠它赚钱呢?
接下来就说怎么在股票里挣钱的事。
1,如果市场是无效的
假设根本不是一个“市场”,比如茅台酒的出厂价,那么不在这里的讨论范畴。从古至今,人类有很多并不体面但有效的生存办法,你完全可以走那条路。所以我们先假设存在一个哪怕是有限度的“市场”,然后否定“市场”有效。
假定市场是无效的,那么根据“有效市场的假设”,我们也可以得到无效市场假设:
1,有些人知道的比别人多。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关键信息。(价格未包含关键信息)
2,对同一个信息,有些人能做出比别人更正确的判断。(有人决策更理性)
3,市场价格滞后反应1,2。
对于1,我实在不能多说,毕竟我明面上的职位还是基金管理… 合规还是第一位的。但是我们也知道,1是客观存在,为什么在利好消息宣布前,股票总是提前涨停呢?
但是用内幕消息赚钱,一个是犯法的,另一个悖论是,你如果知道内幕消息,则不需要研究股票了。这又回到了“非市场”因素的层面,你如果是王子,连“炒股”估计也不必了。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,也许每个人都要为生存而战,但不一定都要为“钱”而战。
我们只讨论后两个问题:
作为普通人,知道一个公开信息,如何做出比别人更正确的判断,以及评估市场是否已经对该判断做出合理的贴现。
2,判断能力有多高?
对同一件事,两个人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很正常,不然股市买卖也无法成交了。我们认为,通过学习知识,积累经验,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。久而久之,对同一件事,我们判断得就比其他人准确,长此以往,我们就积累了优势。
如果你刻苦学习,做卷子,上补习班,三年高考五年模拟,你对题目的判断力就比同学强很多,然后你考上了清华,就有了美好的前途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知识的原因。
从大学出来再刻苦学习,读财报,做调研,飞来飞去开会写报告拟合数据,你对股票的判断力就比其他的投资者强很多,然后你就可以暴富了,或许还可以开一家基金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炒股知识的原因。
至于具体如何提高判断正确性,有很多办法,雪球上的文章非常多,不需要我在这里重复。更不要说从小到大所受到的训练,都是致力于“如何做对某事”的方法,从考试到炒股不一而足。
这些也许很重要,文盲或许无法炒股。但是真的那么重要吗?
更不要说,人和人之间比较认识世界的能力,差得不是太多。具体来说吧,就以高考来说(这已经是纯认识客观知识的比较了,都不涉及社会的反身性),一般清北、状元、哈佛,也不可能拿到满分,通常也就是拿到95%左右的分数。而一般大学大概是拿到80%左右的分数。人和人之间的智力,就于认识“客观世界”而言,也就差这么些了。然而我们却觉得,那些学霸比普通人要聪明得多,努力得多。 付出那么多,也许还要天资,只多取得了15%左右的客观正确率。
如果画成图表,这是个“对数分布”。 向上提高1%正确率,概率降低99%。
所以有人会说,长期跑赢大盘15%,也是个惊人的成就。
因此,我认为人和人之间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差得不多,最多差1倍左右。
你或许可以在判断力上胜过别人15%,或者天才,50%。可是投资业绩,真的能长期胜过别人15%吗?
长期胜过别人1-2% 意义也不是很大,付出却大得多。
当然不是,因为以上全错。
3,都是弱者
之前看完冯柳的弱者理论,我开始感觉挺有道理。后来又发现,冯先生实在是太谦虚了。冯先生真的没必要把自己当成“市场里最弱的投资人”,因为其实所谓强者,也并没强到哪里去,如果真强,怎么还会出现在每天的盘面上,难道不该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吗?
再往下想,社会是个“复杂系统”,你影响我,我影响你,你就算智商比我高100%,科学家,会造“两弹一星”,你告诉我,20年后,会不会发生“世界大战”,把股市炸没了? 如果会,还炒个毛线股。
时间拉长三百年,王朝更替,社会兴亡,你,我,他,牛顿爱因斯坦,引车卖浆之徒,后代几个能存世,也都无法预知。
在历史面前,我们都是弱者,在随机性面前,我们没一个强者。病毒爆发,管你什么投资策略,都不管用了。联储大放水,V深反弹,垃圾疯涨,雪球股神辈出,你的估值模型,又算个什么呢?
因为股市是交易市场,单纯的分析能力的强弱真的没那么大差别。判断对了,也不一定能赚到大钱。判断错了,最多都是亏光光。
简单的道理,高考的时候,同学的成绩不会对你的成绩造成影响。最终考试比的是排名,你只需要比你的同学高哪怕1分,也算是赢了。
而炒股的时候,其他人的判断也会对股价造成影响,会对你的买入和卖出机会造成影响。最终你如果比其他投资者只多赚了1%,又有什么意义? 就算是基金跑赢大盘1%,假设大盘今年是跌的,意思也不大。几年下来,赢赢亏亏,财富几乎毫无长进。完全没实现来股市的目的——暴富。既然不暴富,那就去买指数基金好了。
所以,我们都是弱者。
*我不要运气,全靠实力,基金里请一堆物理博士,诺奖得主,搞Pure Alpha 策略可行吗?——可行! 但是,还是那句话,你先要有10个亿再说。最初10个亿哪里来? 还是无解的,需要你在知识、资源都不足的情况下,凭运气取得。
在都是弱者的情况下,其实你的55%正确率和我的45%正确率,差得真的不大。如果我在45%正确率下取得了1000%收益,你只有500%收益,我还是赢了,而且赢大了。
所以,关键不是对和错,而是对了赚多少,错了亏多少,这个学校里可没人教。
4,抄底的秘密
万幸的是,大部分人之所以失败,不是因为他们高考只考了200分,而我考了800分,而是因为他们输的时候输得和我一样惨,赢的时候却只赚了50%就跑了。
股市暴富,首在抄底。抄不到底,你来股市干什么?
上一篇文章里我说过,“存款搬家”的原理——原来没开户的人,看到股票暴涨眼红了,跑过来开户。 为什么分析往往失效,因为所有数据都是对“既有投资者”的,没开户的人不在统计中,你如何知道他们的行为呢?
我们假设,在大熊市里,没开户的人就发现 “股票跌这么多了,已经具有“罕见的投资价值””,赶紧跑过来开户,把存款搬到股市里。这样股市其实就不会跌了,熊市也就结束了。“存款搬家”,发现了投资机遇(股票),把存款变成股票,获得了暴利。
可是,这怎么可能啊!
在大熊市里,没开户的人才不会看一眼股市呢,你问他中国股市多少点?他说不知道!股市就是骗人的! 一边把钱投入到P2P里,去赚10%的利息。
就算他是清华留学哈佛学富五车,又有何用,都没看一眼,何谈分析。
为什么不看一眼? 因为没涨,人怎么会关注没涨的东西呢? 人要是能主动去发掘尚未被体现的价值,他就不再是loser了。努力去考上清华,是因为发现之前的人上清华都富了而已。不去炒股,是因为发现之前炒股的人都穷了。
在这点上,已在场内的投资者有天然的优势,你至少有注意力资源。(当然,也可能失去了对其他事物的注意力。所以这也是取舍,尽可能多关注些事情没坏处的)
抄底的秘密之一就是没人会抄底。既然是底,肯定是无人问津造成的,无人问津是底(低价)产生的重要原因,流动性下降造成流动性缺失的低价格。
再此基础上,你之前学的所有技巧所分析出来的结论,什么招行万科平安格力,价格-50%,潜在收益+100%。
*以下皆说的是大盘,不论个股,无论如何,你也不该满仓一个股票!
因为世事无常,我无法保证这些股票能赚钱,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,假设这些股票未来赚钱了,你赚的钱,比别人多一倍。
而到时候你清华的学霸同学刚开户,问你要买哪知股票,已经是给你抬轿子了。你已经赢了,赢在起跑线上。
对于市场中的存量用户呢? 还有另一种情况: 被动卖出。
既然是熊市嘛,肯定危机四伏,各种危机,每个时代都不一样。我们这轮熊市的主题是:“世界大战”。 当然,假设真的发生了,股市也没了,我们也都死了,所以我们假设不发生。
股市也有“笋盘” ——很多人其实并不想卖股票,但是没办法,必须卖。必须卖股票的原因很多,基金被赎回、公司运营困难、抵押爆仓… 而这些原因,一个都与“市场分析”无关。
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,知道这公司未来前途无量,可是现在需要钱,你也得卖了。
甚至“上市” 也是这样的。我在想,贵州肯定很后悔让茅台上市吧? 而当初上市,也可能是因为需要钱,迫不得已才让出宝贵的股权。当年招行在牛市初期就赎回了可转债,就是不想稀释宝贵的股权。马斯克也很后悔特斯拉早年上市,然而并没什么办法。
熊市里,因为经济困难,总有人需要钱,不得不卖身,卖股。(别想歪了,股是股票的股)
抄底的秘密之二就是,知道底也没钱买。
在熊市里,准备资金,等待机会。当别人被迫卖出时,你大胆买入就好了。而这需要长期的积累,但又和“分析准确与否”无关了。
这时候你的竞争对手有天大的本事也没用,因为他们没有现金,被迫卖出。你只要准备好资源,甚至结合上面的,从场外搬运资金进来,接他们的血。
这一切,都和股票分析能力无关。和你的人生观,价值观有关,因此你的对手无论是基金,公司,还是学霸大牛,其实在判断能力上的优势又没有了用武之地。
因此,抄底就是(在你已经有一定的对个股判断能力的前提下,这个我无法教你,是基本功)在别人都不买,没法买的时候,去找钱,去买。
有人会问,那“利空”呢,世界大战呢?——当然,已经部分体现在股价里了,不然也不会跌嘛,但是假设已经出现了“被动卖出”,而想象中的“利空”还没发生,那你就只能当它不会发生,而“被动卖出” 却成了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。此时,市场至少当下是无效的,它只取决于供求关系,而非“对基本面的集体判断”。
4,逃顶的秘密
其实和抄底的秘密比起来,逃顶的秘密已经不那么重要,甚至不逃顶,也无所谓。假设你一股在牛市里已经赚了10倍,下一轮熊市腰斩到5倍,其实也无妨,因为再下一轮牛市就会到20倍左右。
此时已经可以收息过日子了。
而且逃顶也不怎么难。但是我还是要写一下,逃顶的方法。因为前几次逃顶,可以帮你快速积累资金。后面资金大了再说。
逃顶的秘密之一是人人都知道是顶
顶部从来都是人声鼎沸的,不论是A股还是美股(看看特斯拉吧)。顶部区域是一个明显的区域,几乎所有人(除了新股民) 都知道是顶,不然顶部成交量为什么那么大呢?
如果大家都对这个位置很有信心,没事干频繁交易干什么? 其实老股民逃顶是小菜一碟,看见天量天价就知道差不多了,结合一点基本面常识,到顶部基本都跑得七七八八。
剩下的除了新韭菜都是什么呢——都是做短线的,做量化的,AI机器人。他们其实也不怕跌,跌了就止损了。顶部区域的损失是平均在很多人身上的。
所以,逃顶没有秘密可言。投资者其实明知是顶还往里冲。
投资人都是傻子吗?为什么明知是顶还往里冲?因为成交量大。成交量大意味着短线机会多,即便是错了,止损了再来就是了。比起熊市底部的一条线,上窜下跳的顶部多刺激。特斯拉每天成交100多亿,在里面day trade 游刃有余。科技版,我也去投机,一天20点,第二天就卖出了,谁管你什么估值。
逃顶的第二秘密在于,到顶部你才有钱
和在底部时,有钱的人看不见股市,看到股市的人又没有钱,甚至还要被动卖出一样,只有到了顶部,你才能找到钱。
但凡开过基金的人都知道,牛市才能募到钱。最近公募基金火了,几千亿的申购。基金经理肯定也很焦虑,买呢,估值不低了(科技股),可是资金都来了,不买又不行。这就是现实。群众如果底部去买基金,那世界上又没穷人了,无解呀!
然后买的基金里面又有ETF,主动基金不买,ETF买,ETF是没主观感情的东西。ETF买了吧,股票买上去了,主动基金显得落后,不买不行,大家开会一合计,撑死胆大的,饿死胆小的,管理费收都收了,领导你就拍板吧,一句话,满仓干!
这个困局是无法解决的,你在2800点,账号里有十万块,3200点涨到了二十万。你老婆心花怒放,然后你说,再来100万给我炒股行不行? 如果你2800点就问你老婆要100万会被打死。这也是一种募资。
所以,无论你炒股能力多高,投入的资金却是倒着的,底部投入的少,顶部投入得多,甚至融资抵押房子干。而这时候风险已经大于机会了。
假设2800投入10万,3200涨到20万,再投入100万。 4000点时涨到 240万。看起来你赚了130万,很厉害是不是,但是只有第一个10万是赚了200%,第二个100万只赚了100%。假设买的是同一个股票,那相当于这个股票在这段时间内涨了4倍。
就算4000点到5000点,这股再涨了50%,你市值也就是360万元。但此时该股离起点已经涨了6倍。即便是在疯狂的大牛市里,一般的股票,这个涨幅也就是极限了。
在这里见顶,跌掉30%(大约两天时间可以做到),你就回到240万了,其实收益率很低。风险巨大。假设你在5000点又不知道哪里找来几百万加仓,你已经亏损了。如果泡沫破裂,你就破产了。
所以逃顶的第二个法则是,越涨越减,而不是越加,在行情刚有启动可能性时要一次把仓位加满,就算判断失误,跌回启动点,损失也有限,而涨上去了,你就暴富了。在上涨过程中逐步去掉杠杆,从容减仓了解。
很多人不是不懂,而是因为底部时投入少,上涨后赚钱赚得少,不甘心。发财要趁早,牛市也不例外,争取牛一就翻倍,之后就会非常轻松,后面少加仓。
结论:
1,每个人判断客观世界的能力差异不大,而客观(股票市场)又很复杂,因此大家都是弱者,没有强者,除了作弊。
2,投入资金的多少和时机差异非常大,这是“市场无效”的重要因素。明明一样的判断,因为投入资金的时机和数额,结果差异很大。
3,想要发财,就要在2上想办法,克服掉投入资金量倒挂的问题(在同等的分析能力前提下) 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所谓抄底逃顶,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。
假设你是新股民,那么“交学费”或许是有道理的,而老韭菜反复亏钱,其实都是自找的。在相对便宜时能找到钱,投入进去,比判断“2800还是2600是底部” 更重要,在明显的顶部不要再把钱拿进去,比判断5000还是6000是顶部更重要。
//
作者:Velaciela
链接:https://xueqiu.com/1755110761/155051183
来源:雪球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风险提示: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,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,据此买卖,风险自负。
原文原载雪球论坛,如原文链接失效,可能是文章被论坛删除,请不要奇怪。